直面疫情,化危為機:電氣數字化轉型之道
數字化時代之于我們,與其說是轉型,不如說是一次進化。
就像近期有個很火的問題“誰加速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?”,答案不是CEO,也不是CTO 和CFO,而是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。疫情期間各種新需求的倒逼,使各個領域更有意愿和動力開展數字化轉型。
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全球的經濟形勢,亦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。盡管當下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,但疫情沖擊的影響還在延續。在后疫情時代,每個行業要想化危為機,實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,首先就要有更高的效率,還要有更低的成本能力。 以數據中心行業為例,眾所周知,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,數據中心承載著各行業社會基礎服務,也是支撐以5G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石。由于需求龐大且與日俱增,數據中心的平穩運行成為各行業開展正常工作的重要基礎。因此,一旦數據中心發生重大環境事故或服務中斷,不但會造成數據中心客戶的重大經濟損失,還會對客戶所服務的相關行業造成重大影響,尤其在民生領域會給消費者使用造成諸多不便。
由此可見,無論是作為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,還是作為企業業務應用的后臺,數據中心都必須保證7x24小時的連續運作,同時,現在運營中的數據中心更多的還是依靠人的運維,由于疫情期間各種業務的激增以及政府對人員流動的限制,給數據中心人員的運維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。面對這些“非常規”的考驗,數據中心客戶就需要擁有更加高效、主動、智慧的運維管理能力。
除了數據中心行業,樓宇行業也面臨著節能增效的迫切需求。隨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,越來越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,建筑能耗浪費嚴重,有調查數據顯示:我國樓宇年電力消耗總量占全國總消耗量的10%,能源費用超過800億元。同時,由于樓宇內部結構非常龐大且復雜,各種機電設備又非常多,使得物業管理人員想要快速、精準地進行建筑能耗測算,或是完成能源系統故障檢測,都非常困難,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樓宇管理者的運維成本。
疫情期間,數字經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的可持續發展。而已進行或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,受到沖擊則更小。通過數字化的加持,企業的生產力可以得到大大提高,系統可靠性可以提高近50%,從而實現節能增效和可持續的發展。將疫情帶來的“危”,變成企業與行業完成全面數字化轉型的“機”,共創電氣數字化的新世界。